实验和看别人的线圈实际触摸,摇动,测试结果为下:
要想线圈稳定,直径要小,圈数要少。
有个道理,钢筋长了都能弯。如果是一截短的筷子也很有刚性。
如果值比较小,比如20nh。这个直径比较小,选择适合的线径,比如0.2,0.3容易调整线圈,选择0.4可能比较硬,适合批量生产时,这个绕的线圈很准确了稍微调一下。适合选择线径大一些的。线圈很牢固。用手拨动都感觉很稳固。而0.2的话,这个手拨动会变形。或者弹回来,但是这样的值会不会变化就难说了。

又比如需要比较大的电感,比如500nh。这个就有点问题了。直径会比较大,匝数会比较多,线径会比较粗。而且制作出的线圈容易不稳定。线径太大,焊接后容易扯断铜皮。必须固定在穿孔里面。这时设计成大直径少线圈,或者两个线圈串接(两个分别制作和焊接会比较稳定),还有个创新想法是中间抽头双绞拧起来做一个辅助焊接点会提高稳定性,等同于两个。还有个做法是密绕拉紧,只调整其中的若干匝,其他匝保持紧密靠近用漆或者胶固定这样牢固。或者牺牲Q,还是制作成小直径,多匝数,这个也是应对体积要求的一个方法。
另外注意线径太粗,调整不容易,而且多调整几次容易从焊接根部折断。线径细,中间容易成弹簧有弹性,容易调整,也可以反复多调整几次。不过稳定性差。是有矛盾的所以适合的直径,线径,匝数,是一个经验和改进的结果。